- · 《农业经济》栏目设置[05/19]
- · 《农业经济》数据库收录[05/19]
- · 《农业经济》收稿方向[05/19]
- · 《农业经济》投稿方式[05/19]
- · 《农业经济》征稿要求[05/19]
- · 《农业经济》刊物宗旨[05/19]
产业融合加速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快车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中秋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到广袤田间欣赏五谷飘香美景、体验恬淡闲适乡村生活成为不少游客的规划。 9月17日,由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的全国休
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中秋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到广袤田间欣赏五谷飘香美景、体验恬淡闲适乡村生活成为不少游客的规划。
9月17日,由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提出着力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把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打造成超万亿元的大产业。
超万亿元的大产业如何打造?业界人士在大会上把脉产业发展亮点,在研讨中共谋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融合:
释放“六次产业”的乘数效应
青山环绕,绿树成荫,位于江西芦溪县南坑镇东南部的兆佳村不仅是全国文明村,更是一个集美景、美食、民宿、康养于一体的产业集中地。
为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兆佳村将生态资源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开发老鹰谷风景区,统筹规划水上观光、户外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项目,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江西省坚持点、线、面融合,全链条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建成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16个、中国美丽乡村33个,省级田园综合体35个、精品线路33条。”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党委书记江枝英介绍,乡村旅游已成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产值近千亿元。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让一、二、三产业实现了高度融合、融汇互通,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六次产业’,让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释放出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对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农家美食等越来越向往,田园当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成体验正在成为时尚。农业农村休闲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日益凸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壮大,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实现途径和生动写照。
随着产业融合的加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2019年,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2亿人次,营业收入达8500亿元,直接带动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
业态融合:
激活多元经济的集聚效应
去年年中,位于大别山地区的河南新县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河南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许多人好奇,没有著名景点,新县靠什么赢得第一?
翻开地图查看,新县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别山腹地。作为革命老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势不适合大规模农业种植,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工业产业优势也不明显。
“我们选择了‘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用足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让乡村旅游成为经济主引擎。”河南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夏明夫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上介绍。
“在发展中,新县引导50家旅游龙头企业组建新县文化创意协会,举办大别山(新县)全域旅游文化节,推动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业态融合发展。今年上半年,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22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亿元,绘就了一幅山常绿、水常清、客常来、民常富的小康图景。”夏明夫说。
然而,在不少地区,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同质化现象依然突出,不少地方一个模子套到底,千村一面,独特生态优势、文化资源、民族风情没有充分开发,创意花样不多、乡土气不足,没有叫响又叫座的“独门绝活”。
“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科学编制好农村休闲产业发展规划,在区域特征、文化特点、民族特色上下功夫,开发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产品。要突出多样化,培养发展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民宿康养、共享农庄、线上云游等多种业态,努力形成融合发展、精彩纷呈的格局。”韩长赋指出。
主体融合:
构建互利互赢的联结机制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片投资的热土,各方面参与热情高涨。但从业主体普遍实力不强,经营方式、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江枝英介绍,为促进主体融合,江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支持农户以土地、房屋租赁入股等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利互赢联结机制。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网址: http://www.nyjjzzs.cn/zonghexinwen/2020/101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