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朱元璋:搞农业,咱是专业的

来源:农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3 17: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至此,农N代朱元璋,完成了一场华丽逆袭。不过,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等待这位新手皇帝的,是更为艰巨和复杂的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至此,农N代朱元璋,完成了一场华丽逆袭。不过,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等待这位新手皇帝的,是更为艰巨和复杂的挑战!

废墟上建起的王朝

大明王朝,其实是一个废墟上建起的王朝。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此起彼伏。据统计,在元朝最后的二十五年里,大规模蝗灾就有十九次,大饥荒十五次,水旱灾五十九次。而持续十七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冲击,仅号称“百万人”规模的城池攻防战,就有高邮之战、洪都之战、平江之战等。一场大战下来,城池几乎报废。灾祸之下,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明朝开国之初,那些曾经规模上万户的城市,现在常常只剩零星几十户人。尤其是战乱重灾区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还出现了大片的无人区,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正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真实写照。


此外,仓皇逃跑的元王朝,将北方各地的金银铜器都席卷一空,以至于新王朝发行货币,都凑不起原料。而在边境上,明军与北元的战争还在继续,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资供给……

虽说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伴随着动荡与危机,但恐怕没有哪个朝代的初始配置比明朝更糟糕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朱元璋又一次完成了一场逆袭——他在废墟之上打造了一个盛世,史称“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

近期,我们将全方位的介绍朱元璋统治下的“洪武之治”。

在朱元璋眼中,农业是大明立国之根本,所谓“为国之道,以足食为本……年谷丰登,衣食给足,则国富民安。”所以他一上位就狠抓农业发展!

全民务农:劳动最光荣

开国之初,大量荒地无人耕种怎么办?且看朱元璋的解题思路:

其一,想办法释放更多劳动力。开国之初,朱元璋发布了一系列指令,如地主不得蓄养奴婢,所养奴婢一律释放为良民;凡因饥饿而典卖为奴者,由朝廷代为赎身;严格控制寺院的发展,明令各州府县只能有一个大寺院;禁止四十岁以下的妇女当尼姑,严禁寺院收养童僧;二十岁以上的青年如果想出家,必须征得父母和官方同意,出家后三年内还要赴京考试,不合格者恢复为农民身份……

其二,组织人口大迁移。洪武年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将人口稠密的山西、江南等地的劳动力,迁移到中原的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然后组织他们进行集体垦荒耕种。史料中有这样的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在迁移路途中,人们是捆着手的,上厕所才解开绳子,据说所谓“解手”就是这么来的。虽然带有一定强制性,但朝廷待移民颇为优厚——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种子,并免税三年。洪武年间的大规模移民,仅有明确记载的就达十多次。历史学者陈梧桐在其《明史十讲》中推测,实际移民数量可能突破三百万。移民屯田垦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与土地比例不平衡的问题。

其三,广泛组织军队屯田。当大明政权稳固后,分布在全国的卫所军人的职责就发生了转变,转向了屯垦戍边。比如洪武七年朱元璋就颁发屯田法,“天下卫所,一律屯田”。朱元璋要求,边地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耕;内地军士二分守城,八分屯耕。同时,朝廷给军士配发农具、耕牛、种子。起初,朝廷不纳税,后来每亩收税一斗,剩余的则留作军粮。正是这样的制度,让明初一百多万军士的粮食超过90%来自军屯。因此,朱元璋颇为得意,“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明朝境内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据统计,洪武元年,明朝的耕地面积为七百七十余顷。到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已垦田数字就已增加到八百八十七万七千四百四十六顷。

兴修水利:哪里需要修哪里

在奖励垦荒的同时,朱元璋又大力兴修水利。

作为农民出身的政治家,朱元璋深知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所以早在农民战争时期,他就开始大搞水利建设。“龙凤四年二月以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要他专责兴修水利,分巡各处,做到高地不怕旱,洼地不怕涝,务使用水蓄泄得宜,恢复农业生产,供给军需。”


开国后,朱元璋更加重视水利建设。“明初,太祖诏所在有司以水利条上者即陈奏赴。”在朱元璋当政的三十一年间,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一直未中断过,基本是哪里开荒,就去哪里修水利,尽可能让生产和灌溉无缝对接。他在位时期的水利工程成果,达到了一个惊人数字:到洪武二十八年,大明王朝修筑塘堰处,河流4082处,堤坝5048处。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网址: http://www.nyjjzzs.cn/zonghexinwen/2020/0723/458.html



上一篇:网络直播带货助推我县农业特色经济发展
下一篇:全市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农业经济投稿 | 农业经济编辑部| 农业经济版面费 | 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 农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