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业经济》栏目设置[05/19]
- · 《农业经济》数据库收录[05/19]
- · 《农业经济》收稿方向[05/19]
- · 《农业经济》投稿方式[05/19]
- · 《农业经济》征稿要求[05/19]
- · 《农业经济》刊物宗旨[05/19]
大豆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山东省大豆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豆种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提高和提高大豆产量,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山东省大豆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豆种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提高和提高大豆产量,已成为现阶段农业技术人员研究的关键内容。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大豆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现状,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1 大豆种植的现状
大豆是我国常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食用原料。大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大豆制品的口味和营养价值。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大豆的种植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在大豆种植上,有些地区采用轮作大豆和小麦的技术,以种植大豆为主。大豆的根和叶可以用肥料埋在地里,提高土壤肥力,夯实小麦栽培的良好基础。大豆生长速度快,可与许多其他作物轮作。此外,大豆的利用价值也较高。用根,叶直接施肥,既可以减少收获时的劳动量,又可以减少种植地区施肥的使用量,大大节省生产成本[1]。
2 大豆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2.1 土壤耕作
在进行大豆种植时,要充分重视土壤对大豆种植产量的影响。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农户应在土地代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大豆种植计划,以达到稳定提高大豆种植产量和质量的目标。在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耕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数据进行大豆种植。例如,若前茬作物是亚麻,在种植大豆之前须确保土壤深度在22-25厘米之间。若前期作物是小麦,大豆种植前应将土壤翻耕30cm以上,然后按预先设定的大豆种植计划种植。
2.2 选种和处理
大豆质量是影响其生长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大豆品种时,应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以保证大豆产量和品质。如沿黄灌区一般会选择铁峰31、吉豆12、金大74等品种,近年来,齐黄34增产也较明显。种植者还应按要求做好混种工作,提高种子的防虫能力。种植前,为提高种子抗病能力,应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播种前一周将种子取出后,晾干播种,以提高种子的均匀性。还能杀灭种子表面的致病菌,增加种子的吸水能力,提高发芽率和活力。在干燥过程中,大豆还会添加特殊的根瘤菌肥料[2]。结合种植区地下病虫害的流行特点,选择相应的药剂进行混种处理。常用的药剂有辛烷硫酸和卡巴嗪,药剂的种子掺量控制在种子掺量的0.5%。在大豆播种前还应确定种子的发芽率,保证发芽率在90%以上。
2.3 及时播种
大豆可以在春天、夏天播种,春播一般在4月底到5月初。进入夏季后,只要水分含量适宜,随时都可以播种,一般小麦收获后,最佳播种时间在6月初到6月底,最迟不能迟于7月初。要适墒播种,当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先浇水造墒后播种,为出苗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合理密植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栽培过程需合理紧密种植大豆。一般每公顷的种子用量限制在60~75公斤。采用大豆精密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垄沟播种和施肥。播种前应调整机械设备,确保播种均匀、深度一致。深度控制在4~5cm,每公顷保留大豆苗21万~24万株。大豆行距为40cm,株距为10~15cm。合理密植可以保证大豆有良好的生长空间,保证叶片能充分进行光合和呼吸,促进根系生长,使大豆单产株数、单粒数和大豆重量达到最大,最终达到高产[3]。
2.5 适时化控
根据大豆长势,适期化控,控制旺长,防止倒伏。为做到绿色生产,一般首选高产优质种子,同时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2mg/kg拌种。若在初花期出现旺长倾向,可叶面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g/亩,兑水30kg,可有效控旺防倒,提高产量。
2.6 病虫害防治
大豆的生产过程中,预防为主,综合的预防和治疗,坚持致力于绿色控制技术的普及预防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预防的合作加强,低毒性、低残留化学农药使用,有效控制病虫害,改善生态环境。农业的预防和治疗是:抗病品种的选择,涂层的混合,合理的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深耕深耕等等。物理预防和治疗:利用色板、光波、性信息素等控制,防虫网、银灰膜、植物带,合理密度,高温灭菌;在生物学上的防治方面,可通过生物天敌(瓢虫、食蚜蝇、赤眼蜂等)、微生物、生物学制剂进行防治。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网址: http://www.nyjjzzs.cn/qikandaodu/2021/0121/1225.html
上一篇:论农业经济发展与政府经济职能
下一篇:水利工程自动化现状与适应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