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乡村文明变革与转型

来源:农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9 16:3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分 类 号】D422.6;|D64【分类导航】政治、法律->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农民运动与组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关 键 词】
【作者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分 类 号】D422.6;|D64 【分类导航】政治、法律->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农民运动与组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关 键 词】文明 乡村 特色 传承 可持续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9YJC850027)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8KY0244、2017KY0262) 【摘 要】乡村是文明物化形态之一。不同的文明体系下孕育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物化形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峙,前文明中的影响因子常常能渗透到新的时代中,持续发生作用甚至参与社会改革的潮流中。通过对三种文明内涵与乡村发展特征的纵向梳理,总结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归纳不同文明体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乡村发展特征,提取前文明积极影响因子与乡村的优秀特质,并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导向、规划对策,以及因地制宜的物质环境与发展模式。 家园联动 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J].考试周刊,2020,第26期 幼儿期是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依靠生活、抓住教育即生活,激励家长成为文明行为榜样,抓住幼儿生活的点滴小事,随机开展文明行为教育,使文明浸润到幼儿的心里,通过家园联动,进行生活规范教育,培养幼儿自觉的文明行为。 浅谈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J].大众文艺,2020,第7期 文章主要针对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其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能,然后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设要点,主要包括注重加强管理的科学化、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加强科技文化融合创新、发展乡镇特色文化、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确保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顺利构建,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J].长江丛刊,2020,第5期 随着目前我国城市乡镇的发展进步失衡的现实情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加大力度建设具有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扭转乡村的经济架构的单调,能够帮助农民打开并拓展更多的经济来源路径,能够高效地改善农村当前可持续发展马力不足的缺陷。然而,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农村的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给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保证。 论伊格尔顿的文化观[J].浙江社会科学,2020,第4期 本文简述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伊格尔顿在其有关文化的若干专著中对这一观念的意义和历史所做的出色分析。在汉语中谈论西方作者在自己语言中所讨论的文化观念,我们需要对所谓文化差异予以充分注意,因为现代汉语中我们所熟悉的"文化"一词其实已经是英语"culture"(或法语culture、德语Kultur)一词的翻译。伊格尔顿对"文化"这一观念的分析首先是对其所包含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解构,从人们所习惯的文化与自然的对立开始。在转而分析这一观念的历史时,伊格尔顿描述了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文化"如何从"文明"的同义词转变为反义词。在十九世纪,"文化"一词最终成为"对早期工业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名称"。本文最后的部分提示了阅读伊格尔顿的文化论述对于我们思考自身的文化问题的可能启发。 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钢琴教育的一点思考[J].黄河之声,2020,第4期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不难发现,我们国家的乡村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文化所带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也是"文化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深度体现。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够反作用于经济,使经济更加繁荣。钢琴作为音乐教育中人们争相选择热门乐器,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其昂贵的造价也成为了其普及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在此次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钢琴教育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的作出改革与转型,将"贵族教育"转为"全民教育",打好进入乡村的"第一枪",从而造福于更多的热爱音乐、热爱钢琴的人们。 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培育的路径探析[J].科技资讯,2020,第4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教育也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发展乡村教育,是教育专家和学者一直在致力探讨的课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扶贫需先扶志。作为脱贫致富的首要选择,同时也是重要途径,教育有着巨大的力量,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振兴乡村教育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而在乡村教育振兴中,乡村教师是中坚力量。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乡村教育情怀。基于此,该文就如何培养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进行研讨。 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性构建*[J].图书馆论坛,2020,第3期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自然""自治""自适"为基本特征的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曾经在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社会基础、客观条件、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亟待完成现代性构建。文章结合"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从现代乡村文化场域构建、乡村文化"内生性重构"和乡村文化价值体系重塑3个维度探讨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性构建问题,认为要在充分尊重乡村文化底色和"自然""自治""自适"传统的基础上,融入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时代意识,推动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村儿童生活与教育现状探究[J].考试周刊,2020,第2期 现如今,乡村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很多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很多乡村儿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来增加家庭的收入来源,使得很多乡村儿童逐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培养与爱护,在身体、心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乡村儿童生活与教育现状进行具体的研究,通过对乡村儿童学习现状的具体分析,引导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关注乡村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共同努力来帮助乡村儿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与成才塑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推动农村孩子茁壮成长。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级档案管理的能级提升[J].山东档案,2020,第1期 村级档案工作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功能,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级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乡村建设中的传统功能。继而提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村级档案管理需要实现民生治理、文明培育和信息服务的新功能,并就如何实现能级的提升给出了建议,以期乡村档案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下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以江苏宜兴乡村社区教育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第1期 乡村社区教育涵盖乡村居民道德素养教育和新型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意识不强、基地建设薄弱、经费保障有限等诸多问题。统一乡村社区教育思想认识,正确认识社区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同时结合教育三大要素,助推乡村社区教育创新实践,促进乡村社区教育发展。完善师资建设,健全乡村社区教育网络,多样化开展特色课程和活动,均是乡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网址: http://www.nyjjzzs.cn/qikandaodu/2020/0519/334.html



上一篇:“内发型发展论”与中国乡村振兴——对《农村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模

农业经济投稿 | 农业经济编辑部| 农业经济版面费 | 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 农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